2021年有色金属为什么大涨
10
12
13
15
1
2021年有金属格出现大幅上涨,其背后是多重经济、产业与因素的共同作用。本文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:
2
4
5
6
7
8
9
一、宏观经济复苏与共振
三、供给端的多重约束
中"双碳"目标推动行业,再生金属占比从18%提升至24%,环保成本使电解铝完全成本上移800元/吨1215。海外ESG标准趋严,刚果(金)钴矿开采合规成本增加30%,智利铜矿水资源循环系统改造投入超10亿美元79。这些因素共同推高金属生产成本曲线,形成格刚性支撑。
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关键矿产争夺,将35种金属列入关键矿产清单,中稀土永磁材料出口升级613。供应链重塑推动企业建立区域性库存,车企铅蓄电池储备周期从2周延长至8周,进一步加剧现货紧张12。地缘风险溢体现在铝上,对俄铝导致LME铝单日涨12%10。
二、新能源驱动结构性需求增长
五、地缘与产业链重构影响
经济从2020年冲击中逐步复苏,主要经济体推出财政与货计划。中率先实现复工复产,基建加速,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至扩张区间8。通过2.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,欧洲启动复苏基金,这些直接推高了工业金属需求。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环境,美元指数走弱,以美元计的有金属获得格支撑29。
六、技术创新与环保倒逼
四、金融属性与市场预期的化
宽松货下,大宗商品成为抗通胀资产配置首选。COMEX金期货非商业多头持仓增加37%,白银ETF持有量创历史新高210。市场对"溢"形成共识,高盛、花旗等机构连续上调铜预测至12000美元/吨,较年初涨幅达45%915。期货市场呈现深度ack结构,沪铜远期合约溢率突破8%,反映烈看涨预期7。
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风电等产业式增长,显著改变有金属需求结构。锂、钴、镍作为动力电池心材料,2021年需求量同比增幅分别达68%、34%和25%9。铜在充电桩、电网升级领域的应用激增,铜消费量突破2500万吨,其中新能源领域占比从5%提升至12%7。这种需求结构转型使小金属格性显著高于传统工业金属4。
此次格上涨浪潮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期,传统工业金属的周期属性与金属的成长属性产生共振。金属市场的结构性变化,标志着资源值在产业中的重新定位15。
导致矿山开采受阻,秘鲁、智利等主要产铜产量同比下降7.2%。中实施能耗双控,云南、内蒙古等电解铝主产区限产规模达200万吨12。海运物流瓶颈推升运输成本,2021年金属矿石海运费用同比上涨220%。库存方面,LME铜库存降至14年点,沪铝库存较峰值减少58%,供需缺口持续扩大812。
相关问答